
戰史上的今天:看守萊茵作戰Wacht am Rhein展開
戰史上的今天-1944年12月16日,二次大戰德軍在西線最後一次大攻勢《看守萊茵作戰》(Wacht am Rhein)展開!
《看守萊茵作戰》,英語世界普遍稱之為「突出部會戰」(Battle of Bulge),德國國防軍西線部隊傾其最後餘力,於比利時/盧森堡的阿登森林(Ardennes)進行突破。德軍並列了三個軍團,其中北翼的裝甲第六軍團與中央的裝甲第五軍團為攻勢主力,在南翼第七軍團的掩護下,準備打過馬士河,直指安特衛普。
原本預期以黨軍SS部隊為主的裝甲第六軍團將擔任決定性的突破任務,然而真正達成突穿美軍第8軍防線的是陸軍裝甲第五軍團,他們在攻勢首日即擊破了美步兵第106師,並包圍了該師兩個第一線團!
在美軍的戰史記述中,總是描寫德軍此次攻勢部隊聲勢之浩大,如何銳不可當,用以為美軍在初期失利形塑出一合理的場景,並為爾後美軍的反敗為勝預作鋪陳。實則當時的德軍早已江河日下,最優秀的指揮幹部與精幹的戰士,差不多都在東線上的連年征戰和1944年的北法戰役中消耗殆盡;相較之下,在1944年初夏才大規模參與西北歐陸戰事的美國陸軍,此時歷經戰火的磨練,卻正是逐漸達到了其戰技經驗之最高峰階段!
從這個事實來看,本次攻勢德軍仍能有如此的表現,實在令人感到驚訝,但德國陸軍的光芒,在美國人有意無意的營造之下,竟都被納粹SS黨衛軍給掩蓋過去。舉凡戰後被美軍渲染的氣燄凶張的SS黨衛軍、無可匹敵的虎式戰車、斯考爾曾尼(Otto Skorzeny)手下說英語無孔不入的特工隊,事實上都在本次攻勢中未發揮過多的效用,真正達成突破,並打到馬士河畔,造成盟軍方面莫大危機者,仍是德國陸軍的正規裝甲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