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桿來襲─JOKER觀點

隨今年(2022)俄烏戰爭的許多戰場畫面立體身歷聲的呈現在大家眼前,特別是地對空飛彈擊落在空機的畫面,近日也許多朋友貼上電影衝破封鎖線 (2001) 的飛彈追逐畫面… 約翰摩爾原是個廣告導演,20 Century Fox公司發現他替Dreamcast遊戲主機製作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於是給了他1700萬美元拍攝這部電影。

以1995年波士尼亞戰爭末期的故事背景為主軸,電影敘述一架F/A-18F超級大黃蜂在波士尼亞上空遭擊落,飛行員脫離敵境經過,其中飛彈追逐及彈射跳傘令人印象深刻「當然」真實情況並沒有飛彈會這麼飛~燃燒段幾秒鐘內就會消耗完畢,僅靠慣性飛行,不會有煙這麼容易讓你看見,每一次帶著G力拐彎都會消耗它的能量。

飛行員遭遇到飛彈攻擊,也幾乎是人生真情況的第一次…古法有云~躲避飛彈首要,當然就是不要飛進它的範圈囉~這也表示情報工作的重要,了解敵人地對空武器型式、位置及包線,任務計劃時繞過它,自然也沒辦法搆到你,掌握其為紅外線導引或是雷達引導也讓飛行員知道該丟出東西什麼反制,就算你要干擾,也必須了解必須是什麼頻段或是使用什麼樣的干擾技術。

當飛行員意識到自己被對方搜索,可以藉雷達預警器RWR(Radar Warning Receiver)的顯示,遠離地對空武器的位置,也利用地形增加對方雷達工作負荷甚而達到遮蔽的目的。

如對方的武器系統進入鎖定追蹤模式,那就必須進入更積極的作為:承美系一向講求兩機Mutual Support相互支援的我們,此時會開始按照教範上面的操作,讓敵人系統無法有效鎖定,也就沒有辦法發射離架,未被鎖定的友機會飛到掩護的適當位置保持對外搜索,盡可能找尋來襲飛彈,同時在無線電放送準備接戰:友機們遠離此處,不要進來湊熱鬧~如果座艙內警告大作,藉顯示盡速截獲並目視來襲飛彈,參考自己的能量及主任務考慮拋掉沈重的外載,此時友機若看見飛彈也會想盡辦法指示你飛彈方位,慘叫著要你做出飛彈防禦。

這適當時機高G的操作無非就是希望讓飛彈衝出進而失速,飛行員也要有增加/保持能量接戰第二枚、第三枚…飛彈的心理準備。電影又開後燃器(告訴追熱飛彈我在這不要走)又攢升(減速,同時增加能量的處裡難度)能量低(空速小),以飛彈的視角看來,就沒什麼移動率,無異死鴨子一隻,跟現實飛行員操作有差距的。

當然~也有電戰或機載對抗裝備的運用。

至於,神出鬼沒的肩射型武器man-portable air-defence systems (MANPADS),多數為追熱飛彈,通常飛行員也不會有來自座艙裝備的警告,反應時間極短,最好就是飛得高讓他打不到,這又牽涉到反輻射飛彈及戰場空優的議題了~

最後大家來看一段一架美國F-16連續接戰伊拉克六枚飛彈的畫面~03’00″開始~看著電線桿對著自己飛來飛去,想想就…可謂按聲連連啊

PS:電影中發射飛彈那位聽說也是一位電影導演~(被導演耽誤的殺手)

banner a